在西安街头,有不少地方都建有环卫工休息室。看样子,是让环卫工在劳累时临时休息,或者是刮风下雨时躲避一下。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休息室关爱环卫工,很人性化,很温暖。然而,记者调查发现,在郑州市中原区和二七区,多个路段的环卫工休息室从来没有开过,也不允许环卫工进入。
在一些城市,专门为环卫工人修建了“环卫工休息室”,这既是城市一道温馨靓丽的风景线,更体现出政府对环卫工人的一份体恤与关爱。但如此暖心“休息室”,却大门紧锁,根本没有发挥应有功能和作用,实在是让人寒心。
环卫工,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。熟悉,是因为我们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见他们勤劳的身影;陌生,是因为我们只是看见他们工作和生活的表面,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到底有多少?又有多人关注他们背后的家庭到底是怎样的?无论是从提高环卫工人的薪酬待遇,还是从改善环卫工人的保障条件,都是理所当然的,也是政府乃至广大社会应该关心关注的问题。修建“环卫工休息室”,为环卫工在劳累时临时休息或躲避刮风下雨提供场所,便是一项暖心工程。既然是暖心举措,就要真正让环卫工人感受到真正的关心和关怀。但是,往往事与愿违,精致的“环卫工休息室”常年大门紧锁,表面上看似如此“温暖”,实际上又显得如此“冷漠”,让温馨的“环卫工人休息室”彻底沦为毫无人性的“形象工程”,既毁了党委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,也让社会大众对此感到十分寒心。
作为环卫工,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,并且大多更来自社会底层的困难家庭,起早贪黑,劳动强度大、收入低,无论是刮风下雨,还是烈日当空,都兢兢业业的干好手中的工作,用自己的艰辛换来一份微薄的收入,实属不易。为环卫工人专门修建的“环卫工休息室”,就更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,让这份既温馨又浓浓的关爱,真正传递到环卫工人的心坎上去,切莫把“暖心工程”变成了“寒心工程”。
环卫工休息室,无疑是暖心的,但要真正温暖到环卫工人的心间,还需要把环卫工休息室的作用发挥好,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,把环卫工休息室真正建成环卫工的“暖心之家”。